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漂流] 來自內在的聲音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3384685188069&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以往系上研討會大多是各國學者的學術討論,這天中午很特別,由一位丹麥藝術家Tove Nyholm分享她的裝置藝術作品──「Voices from Within(來自內在的聲音)」。

  「Voices from Within」的構想啟發於原籍德國、流亡到紐約的猶太政治理論家Hannah Arendt的一個重要思維:

“Only through this constant mutual release from what they do can men remain free agents, only by constant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ir minds and start again can they be trusted with so great a power as that to begin something new.”

  透過具象的作品探討抽象的「寬恕」並非易事,但Tove Nyholm巧妙地在作品中傳達了「寬恕」的情感經驗,協助人們在與作品互動後,自發性地相互交流,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設計呢?

  Tove Nyholm接觸了幾位受訪者,邀請他們分享生命中寬恕或被寬恕的回憶,並在徵求對方同意後製成錄音檔,以保存受訪者當下深刻的情緒。她製作了一個巨大而黑暗的迷宮,迷宮內設置有很多個轉角,錄音檔被放置在各個角落的發光線框裡。

參考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B1OcI9j5g

  走進迷宮,尋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隨著謹慎而緩慢的腳步,遠處傳來的悠悠嗓音也越來越清晰。再往前幾步的黑暗角落裡,人聲源自於五角形的發光線框,訴說著一段關於「寬恕」的生命故事。人們可以選擇站在線框外,與故事保持一段距離,也可以選擇站進線框,主動讓聲音中的嘆息、啜泣、懺悔充斥體內,隨著故事的情緒起伏。

  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故事,如:一位男同志感到被神拋棄、女孩被繼父偷窺洗澡的恐懼、因吸毒入獄而與女兒長痛的闊別...無論多麼心如刀割,最後,在「寬恕」與「被寬恕」中,被輕輕的放下了。

參考音檔:
http://www.tovenyholm.dk/English/sounds.htm

  在走出迷宮後,參與者承擔著許多生命的情感,也很自然地引發內在的共鳴,因此,參與者大都不約而同地分享個人經驗,並撫慰彼此心中的傷痛…

  這個作品在丹麥、紐約得到了熱烈的迴響,下一站卻是一個特別的地方──烏干達。

  如前一陣子廣為流傳的「KONY 2012」影片所述,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Lords Resistance Army」掀起的腥風血雨是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這個恐怖組織綁架數千名孩童,並逼迫其成為童兵和性奴隸,童兵在暴力訓練中被要求肢解自己的親人和喝死者的鮮血,女孩被關在軍營裡隨時遭受蹂躪,大多數都不幸慘遭輪姦。巨大的痛苦籠罩著被撕裂的社會,戰爭帶給受害者的精神創傷,在社會中潛伏著沉重的隱患...

KONY 2012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4MnpzG5Sqc

  當「Voices from Within」計畫來到了烏干達,巨大的迷宮已不適用狹隘的居住地,居民甚至沒有看過音響。Tove Nyholm為了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大幅調整了裝置:茅草屋的中央放置著一面烏干達傳統的大鼓,在鼓面下包裹了音源,人們圍坐成一圈,聆聽當地人民以盧干達語所訴的「寬恕」經驗。

  在動盪不安的政局下,人們內心的恐懼成了不能說的祕密,密度極高的住宅區,人們的情感卻是極端疏離的。奇妙的是,在走出了承載生命故事的茅草屋,參與者開始試著交談,在情感交流中展現真性情...

  「Voices from Within」聚焦於聽覺的設計,透過他人生命故事的誘發,引導人們走入彼此的內心釋放傷痛,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以藝術為媒介的深度治療。除了讚嘆藝術帶來的生命厚度,身為治療師,Tove Nyholm的獨特設計也帶給我們另一個角度的省思。

Tove Nyholm官方網頁:
http://www.tovenyholm.dk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光合] 臨終照護職能治療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0976855428852&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下午認識了職能治療師服務的特殊領域--「End of Life Care(臨終照護)」。

  大部份臨終者去世時,都希望在至親好友的陪伴下在家安息,但在現代醫療系統接管臨終和死亡的同時,臨終者往往得在陌生的白色巨塔徬徨地迎接生命的結束。

  Helen Morgan分享在Palliative Team(安寧緩和團隊)的實務工作,協助我們意識到人生的最後一趟旅程,是很需要引領的。

  在臨終者被告知所剩不多的時日後,醫師會轉介給Palliative Team,免除對末期病人不必要的處置,協助病友與家屬度過醫院、家中以至死亡的轉銜過程。為了全面性支持臨終者的身心靈,這個跨專業團隊成員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宗教人員及義工等等,合作對象當然也包括臨終者和其家庭,所有人的共同目標是協助臨終者發揮生命的尊嚴與價值。

  Helen Morgan分享:「從前從事孩子的社會工作,持有的是對未來永不放棄的積極,在安寧工作學會的卻是平靜地放下。」這個轉念的反差和臨終者相當雷同。Palliative Team因為被戲稱為Death Team(死亡團隊),很多臨終者在知道被轉介後是拒絕開門的,只從門縫中悄悄覷著傳說中的死神;但事實上,Palliative Team旨於引領臨終者在邁向死亡的路上,活出最圓滿的人生。

  許多人在知道大限已近時,會不知所措地「等死」,像是:呆坐著看電視、躺在床上不願起身,等待時間像流沙一樣逐漸淹沒自己...

  可人生的最後一趟旅程,生活品質該是最美好的。

  Palliative Team引領臨終者做死亡前的規劃:和親友深入交流生命議題、處理悲痛和失去的感受、討論信仰中的死後世界…職能治療師在團隊中的職責,很接近電影The Bucket List(一路玩到掛),協助臨終者在剩餘的日子裡度過最豐盛的人生。

  職能治療師引導臨終者執行有意義的活動,如:寫信給親愛的家人、與遠方親人視訊、整理家中的收藏、共享團聚時光...這些病前能輕易達成的活動,在生理狀態持續惡化下是很奢侈的盼望,職能治療師以調整過的活動、輔具、代償等,協助臨終者盡可能達成功能性獨立,發揮身為人的最大價值。

  臨終者擁有自主權來參與喜好的職能活動,病程中被限制不能吃的美食,臨終者可以在輔具支持下好好享用;欣然承受從前極力避免的舟車勞頓,只為再見瑰麗的落日餘暉;有些人甚至願意花幾個小時自己刮鬍子,就為了堅持其生命尊嚴。

  每個人渴望的人生樣貌都不一樣,我們何以替臨終者決定最後的方向?

  正因生命無價,安寧照護的成效難以衡量。但無疑地,當支持生命圓滿地抵達終點,其永恆的笑容確是最寶貴的福報。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光合] 丹麥癌症復健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9511912242013&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中午來自丹麥的訪問學者Dr. Karen la Cour,分享了癌症復健在丹麥的現況,其中她分享一個設計給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五天營隊,讓我感觸很深。

  營隊的招生對象是由癌症患者邀請身邊的至親,一起參與五天的活動,協助個案學習建立健康、有意義的生活常規,也協助親人了解如何和患者討論疾病及生命的議題。

  許多個案透過重新再設計的生活自理、藝術創作、運動等活動找回能力感,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家人也因為營隊中的成長,學習建立親密而知心的陪伴關係,幫助個案在結束營隊後,喜悅地邁向生命中最後一段旅程。

  「They are sick and healthy.(他們是病著且健康的。)」Dr. Karen la Cour溫暖地微笑著,分享一位學會經營生活品質的癌症患者回饋:「當我參與喜歡的活動時,我感覺不到疼痛,甚至忘記自己生病了。」

  短暫的午後使我們見證生命的光,看見世界各地的職能治療師都在為人們努力著,很高興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們臺灣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加油!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漂流] 大腦的語言重建旅程,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來LA念書兩個多月了,大腦也經歷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起初一個月,因為對英語的不熟悉,有很多感受卻有口難言,連他人的溫暖問候都不知如何回應,在團體中經常是沉默的,深刻體會到失語症的無力與無助。

  第二個月,大量的討論課及朋友聚會,促使我很多時候必須當下就立刻反應。在急迫的壓力下表達後,朋友臉上紛紛出現了疑惑的表情,才發覺自己講出拗口的中式英語,且說話時常因為複雜的中翻英思維而欲言又止。

  直到最近,由於沉浸在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大腦記住了許多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對話,交談時開始可以反射性地出現英語片段,內在對話甚至逐漸以英文取代中文,雖然還趕不上團體討論的速度,但已漸漸習慣一對一的會話。

  這段語言重建的過程,讓我想起,過去好幾個情感豐沛的自閉症孩子,在努力表達未果後的氣惱與挫折,還有失語症的阿姨和伯伯每次開口想分享經驗談時,卻只能在費盡全力後長嘆一口氣。語言交流的難題,直接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常讓語言障礙的朋友承受不被了解的痛。

  坦白說,如何不讓溝通阻礙真實自我的展現,真的是很困難的課題。留學生有同鄉的互相支援,有共同的語言可以分享,那連母語都說不出口的個案呢?連第一語言都受限的他們有多寂寞…


  感謝這段特殊的人生旅程,幫助我體驗語言障礙朋友的苦,更希望能帶著這份體悟在未來提供適時的支持與陪伴。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光合] 人因工程專家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38836909464778&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Dr. Barb Phillips下午為我們講解人因工程(Ergonomics),內容是在臺灣時就很熟悉的,大致是運用生活中的器材,協助工作者的身體姿勢維持正中位置(Neutral Position)來預防職業傷害,是大部份職能治療師都有的概念和技巧。

  讓我十分驚訝的是,Dr. Barb Phillips專精於人因工程27年,甚至自己開了一間公司,經常接各大企業的案子,促進員工建立身心健康的生活型態,改善辦公室的文化與環境,協助個人人生規劃的生涯教練(Life Coaching),以及組織團隊發展顧問的企業教練(Business Coaching),她是真的把職能治療的價值帶入生活中!

  我很興奮地和Dr. Barb Phillips聊到,協助企業建立身心健康的環境是臺灣很需要,也是我非常有興趣的,她很熱情地邀請我有空可以拜訪她,她很樂意分享她的心路歷程,也期待有一天可以來臺灣協助有需要的人。

  感謝神奇的吸引力法則,又拓展了一條學習的道路!

  有興趣歡迎參考Dr. Barb Phillips官方網站Ergo Life Solutions:
http://www.ergolifesolutions.com/index.html